刘曙光:关于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2024-06-20 17:10 来源:汇智澳门
作者简介:刘曙光,《北京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编审,博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
[提  要] 新时代学术期刊应充分利用机遇,从容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破解制约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期刊编辑虽凡人微光,但集聚成炬,应有担当精神,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服务于国家、社会。学术期刊应精心策划,挖掘选题资源,发挥好引领创新的作用;通过主持人制度、开设特色专题专栏、利用学术研讨会、依托学术共同体、利用主办单位承担的重大课题、开展学术争鸣、召开选题策划会等形式,以有组织的科研,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以新的办刊理念和举措,如加强全媒体体系建设、发挥人才培育功能、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学术共同体提高知识生产力等,增强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传播力、美誉度。
[关键词] 新时代  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  高质量发展
[原文出处] 《澳门理工学报》2024年第2期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理所当然地包括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科研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术期刊及其编辑也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应多措并举,多点发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在新征程上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图片

 

      一、新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时代,学术期刊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期刊人既要充分把握机遇又要从容面对挑战,探索期刊未来发展规律,解决期刊发展中人才短缺、评价不够科学、媒体融合程度较低等瓶颈问题,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

(一)学术期刊面临的发展机遇

首先,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带来的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文化创造的机遇。当代中国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①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其次,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人类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以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明及其综合运用,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特别是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媒体,给予包括学术期刊在內的整个出版行业全方位的技术赋能,推动出版行业走上了“新赛道”,给学术期刊及其编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刊编辑应适应新时代,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编辑政治素养、选题策划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学科专业素养、编辑加工能力、学习能力,重塑自己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地位与价值。

第三,迎来了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体系的机遇。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学术期刊的载体、平台、引领和服务作用日益凸显,带来了结构的合理调整、质的有效提升、量的适当增长。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学术期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创新和引领作用,同时,也带来了自身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期刊体系的机遇。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仅原有期刊的改版、更名成为常态,而且一大批专业性、专题性新刊应运而生。 

第四,总体上学术期刊办刊经费投入加大,社会地位有较大的提升。随着学术期刊重要性的日益凸显,主管主办单位和属地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建设工作,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如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资助期刊的启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使受资助期刊质量大幅提升,媒体融合程度实力、影响力快速提高,国际传播力明显提升。“中宣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的启动更是对于办刊方向、办刊举措的引导。

最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带来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机遇和战略机遇。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学术期刊建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推动解决学术期刊发展中出现的新情況、新问题,推动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学术期刊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解决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推动学术期刊加快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有关主管部门下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目的在于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建管并举。如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三部委于2021年5月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22年1月26日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宣部于2022年4月18日印发《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央办公厅于2022年4月27日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中宣部、教育部于2022年5月27日联合印发《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等。这一系列文件都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

新时代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体制机制改革以及数字化、国际化、集群化的发展,期刊编辑必须不断提升办刊技能,改革办刊体制机制,走专题化、专栏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具体来说,主要挑战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任重而道远。虽然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论文年度发表数量惊人,甚至位居世界前列,而且,在某些领域、某些学科、某些方面、某些层次的研究上,也确实取得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立足中国实践进行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能力还不够,具有现实穿透力和超强解释力的论文成果比例不大,难以把中国发展的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构方面还远谈不上“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还没达到系统性、整体性要求,“三大体系”和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仍然任重道远。

第二,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中国学术期刊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处于弱势。由于历史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期刊出版单位以编辑部为主,而每个期刊编辑部规模较小,期刊特色化不甚鲜明,同质化仍然比较严重,全、小、散、弱状态尚未从根本上改变;随着期刊的国际化、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与国际期刊相比,国內期刊面临投入资金相对较少、优秀办刊人才相对匮乏、优质稿源较为短缺、国际影响力较小等问题。编辑人员整体待遇、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相对较低,办刊条件有待改善。期刊编辑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特别是身份地位的考验(学者还是职业编辑)、经济待遇的考验(与教师相差悬殊)、良心责任的考验(心甘情愿地投入期刊的精力多少)、外部环境(学术生态)的考验;期刊编辑也面临着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的危险(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能力不足(专业知识不够用,互联网技术、媒体融合本领较差)的危险、脱离学术圈的危险(与学术圈交往不够,不能很好地与学者对话)、专业荒废的危险。期刊结构不合理,有待优化和调整;发展不充分、不平衡,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制度管理不严,编校质量有待提高。

第三,多媒体背景下,学术期刊面临新的编辑技术的挑战,媒体融合不够。学术期刊更多的是注重內容,但平台意识不强。虽然內容为王,但平台也不容忽视。当前,学术期刊对数字化平台的构建、功能定位、构成模块、盈利模式、保障机制等重视不够。由于体制机制、自身技术实力、各方利益纠葛等原因,在媒体融合方面,当前多数期刊只是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而没有解决好不好、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另外,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数据大模型、AI写作给科研诚信和风险管控带来严峻挑战,大数据应用使得期刊参考文献、文献摘要等编排规范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修订。

第四,学术期刊、作者与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关系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学术期刊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大型知识资源数据平台建设,特别是期刊与作者、大型知识资源数据平台三者的版权关系没有理顺,互联网背景下期刊与作者的版权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新时代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如何和怎样发挥作用?互联网背景下知识资源平台的版权合规建设成为当务之急,平台使用学术期刊作品,如何制订稿酬标准,采取什么方式支付稿酬?很多问题都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第五,学术期刊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评价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学术期刊从一开始就缺位,更谈不上引领,导致评价体系与办刊实践脱节。如定量有余、定性不足,有的定量数据不够准确、缺乏公开性和透明性;核心期刊名单固化,难以形成能进能出的评价机制。不合理的评价体制导致急功近利、追求短平快等不良后果;不利于基础科学的发展,因为大部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中的新发现、新原理、新方法都需要长时间的反复验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把优秀研究成果真正评出来、推广开”,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学术期刊和期刊编辑,要把时代精神、民族精神和有关学术期刊的政策精神结合起来,落实到办刊理念和办刊实践之中,不断改善办刊体制机制,采取新的办刊举措,努力打造高品质学术期刊。

图片

 

        二、新时代学术期刊的使命任务

新时代新的文化建设任务,那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③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其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其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其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中,学术期刊的使命任务“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实际上,这也是对新时代学术期刊功能定位的新概括。

(一)历史意识与时代意识相结合,传承发展文明

学统、道统、政统的传承发展,需要每一代学人有使命自觉,能在“照着讲”的基础上“接着讲”,每一代学人既要有历史意识又要有时代意识,知晓自己的时代使命、时代任务。“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④

我们每一个期刊编辑就像天上的一颗星星,平凡得像一粒尘埃,但却平凡而伟大,都在充分地燃烧自己的生命来努力发光发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做着或大或小的贡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强国乃时代使命,知识分子当同心协力,不辱使命。期刊同仁,更须当仁不让。凡人微光,但汇聚成炬,正是量的积累导致了质的飞跃,学术期刊编辑汇聚成为文明传承发展的磅礡力量。作为期刊编辑,在文明的传承发展、新文化的创造中,我们位卑不敢忘报国,更不能置身事外。我们不只是单纯的选稿人、编辑者、评论者、欣赏者,更是直接的知识生产者、知识生产的组织者、知识体系的建设者、时代史诗的书写者,要想方设法提升自我素质实现自我价值,提高知识生产力,为自主知识体系大廈建设添砖加瓦。

(二)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升文化主体性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2022年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他又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个民族要真正站立起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首先从思想上站立起来,要有精神的独立性、文化的主体性。学术期刊的时代使命,即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术期刊要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要载体和中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实践经验的总结。

当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就是要提升国际话语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学理支撑和价值评价标准,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学术期刊的使命任务和责任担当,就是要通过继往开来、返本开新、理论创新,不断扩大对外学术交流,向世界学术界推介自己的历史、文化、主张,弘扬自己的价值,讲好中国自己的故事,以增进了解、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增强合作,获得更多理解、认同、信任、肯定和支持。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确实,继承是为了更好的创造,对于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创新,就是发扬光大,就是担当作为。

(三)当前学术期刊的主要任务

对于包括学术期刊在內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大局意识、时代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融入到每一本期刊、每一篇文章,努力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第一,通过已有期刊的內涵式发展,或者根据实际发展需要停办过时期刊、适时创办新刊,实现期刊结构的合理优化、质量的有效提升和数量的适当增长,打造期刊各自的核心竞争力,走特色化、差异化、专题化、品牌化发展之路,在尊重期刊多层次多类型实际的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的期刊体系;第二,适应时代发展变化,贯彻新的办刊理念,推出新的办刊举措,內容与平台并重,期刊与学科、学者、学院、学术组织结成同盟,通过进行有组织的科研,以精品力作引领创新,自觉服务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第三,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发扬经世致用、明体达用、知行合一学术传统,立足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新情況新问题新事物进行理论探讨和规律揭示,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发挥智库作用,提供决策咨询,自觉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第四,处理好学术与评价的关系,积极参与并深度介入评价指标的研究,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支持传统人文学科、新兴学科、新锐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传承冷门绝学,建构中国特色的期刊评价体系;第五,建立老中青相结合的作者队伍,不仅要重视名家大家,也要善于发现、培育、扶持青年才俊,搭建青年学者快速成长的星光大道,助力学术传承;第六,学术期刊要增强国际传播竞争力,架设各种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搭建中外学术交流的平台,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文社科期刊的风采。

图片

 

      三、学术期刊引领创新的主要举措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使命就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学术期刊要做好顶层设计和选题策划,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发挥引领创新的作用。

(一)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反思

在这些年的办刊实践中,我们欣慰地发现:学术期刊瞄准前沿、提出问题、组织研讨,引领和服务学科、学人、学院、学术组织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拓展,期刊与学人、学科、学院、学术组织的联动、互动在不断加强,期刊日益成为自主知识的生产者、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学术成果的催生者,日益成为学科支撑的中坚、学术交流的平台、人才培养的园圃。

中国学术长期的学徒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条主义和崇洋媚外。文化作为自我主张的源泉,在中国的后起发展中、在抵御西方的文化霸权中、在文化自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加批判地模仿和照搬西方的时代已经走向终结。中国自主、中国特色的核心要义或实质就是: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方面,摆脱长期以来的学徒状态,获得精神独立、思想自主和文化主体性,发展出自己的研究范式、个性特色、知识体系和核心竞争力,而不再是跟在西方学术界后面亦步亦趋,满足于做西方学术的搬运工或传声筒,要从跟跑到并跑、领跑。中华民族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把从西方学到的东西发扬光大,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入学术上的自主创新和综合创新,在內容和形式上有源于中国实际的原创,从而以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来回馈世界、回馈人类文明。

当然,在新时代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自主不等于自我,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不是简单回归传统、不是复古主义,不是排斥西方、与西方脱钩,不是自外于全球知识体系,而是对传统和西方知识体系的吸收和扬弃,不仅仅是要在照着传统知识体系基础上接着讲传统知识体系,也是要在照着讲西方知识体系基础上接着讲西方知识体系,这些內容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否则,就是脱离全球知识体系的自说自话、自高自大、自娱自乐。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也是世界知识体系的建构,中国的必须也是世界的,必须把地域性的、民族性、国别性的知识变成世界性、普遍性的学问和知识体系,学术期刊要做世界学术的贡献者,特别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努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

(二)辩证看待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

建设高品质学术期刊,首要是编辑思想的自觉、对自己期刊的自觉,必须有对自己期刊的总体构思。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突出自身特色,依托主办单位独一无二的或者是具有优势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资源,把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现代办刊理念结合起来,走特色化、差异化、专题化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道路。期刊要在反思中确立自己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在读者、作者、学科等方面的准确定位,是期刊的灵魂和选稿的标准;高远的建设目标则是期刊不断努力进取的方向。编辑的主体性、创新性、自觉性最集中的体现在:凭借自己对时代问题的精准把握、对作者研究领域和知识水平的深入了解,利用自己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进行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从而引导作者、读者的学术自觉和时代自觉,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以一流的编辑情怀发挥期刊的引领创新作用。

长期以来,在关于学术期刊有无引领作用问题上,学术界、期刊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在一些研讨会上,一谈到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有的学者就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似乎只有学者才是学术进步的唯一的推动者、引领者。而有的编辑也自贬身价,认为学术期刊只能谈服务不能谈引领,谈引领会引起学者的反感。殊不知,只谈服务不谈引领,抹杀期刊编辑的主动性、主体性,也同样会引起期刊编辑的反感。学术期刊通过构建学术共同体,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引领学术创新,这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不容否定的客观事实。我认为,在“三大体系”构建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学者、编者、读者,三者的角色是相互转换的;作为一个学术共同体,是相互切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编者、读者和作者,都不应该有任何的优越感,应该摒弃不合时宜的傲慢与偏见。学术期刊作为公共资源,既属于编辑,又属于学者。编辑作为一个讲究服务和奉献的职业,应当受到学术界的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决定学术期刊的发展水平,学术期刊的发展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能动反作用,这两个方面本来就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的水平决定学术期刊的水平,二者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离开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学术期刊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学术期刊不是被动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期刊及其编辑在办刊过程中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办刊的主体性、主观能动性,创新办刊思路和举措,努力组发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论文,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挥推动、促进和引领作用。不能否定学术期刊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作用,从而否定期刊编辑的历史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当然,这种引领作用,是以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和对学术期刊发展规律的认识为基础的,也不能过分夸大学术期刊对哲学社会科学引领作用。⑤

当前,中宣部首批“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重点专栏建设”的遴选工作已经结束。这一活动本身,是对学术期刊办刊举措、办刊方向的一个引领,就是要引导期刊有自知之明,有认知自觉,能扬长避短,走特色化、差异化、专题专栏化、品牌化发展道路。专题专栏的开设,要充分利用主办单位的历史传统、资源优势、学科优势、人才优势、地域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每一本期刊都要注重打造自己与众不同、不可取代、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如《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利用自身地域特色和编辑人才优势,开设了“名家专论”、“港澳研究”、“中西文化”、“总编视角”等特色专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定位于“认识中国社会,观照乡村发展”,主要刊发基于中国经验基础之上的发展转型研究与乡土社会研究的优秀成果;《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则致力于打造多学科研究资源环境问题的高端学术平台。这些期刊成功的经验,就是善于利用主办单位的优势和特色打造自己的专题和品牌。

(三)以有组织的科研发挥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

什么是有组织的科研?对于期刊来说,这是各种资源的综合运用;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要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期刊的过去、现在、未来,全面、客观、准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它是尊重办刊规律与发挥编辑主体能动性的统一,是扬长避短、实现自我的过程,是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过程。这就要求办刊者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利用期刊在学校、学科、地域、资源、团队、人才、人脉等方面的优势,聚全校之力,集全国之智,打造自己期刊的特色、品牌、核心竞争力。

对于学术期刊及其编辑来说,追踪前沿热点问题,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选题策划,组织专家研讨出版专题专刊,同一问题多学科多学者联合攻关,这都是引领创新。通过选题策划来改变学术期刊来稿研究內容的零碎、分散状況。以问题为中心进行选题策划,使期刊从学科性栏目设置走向了问题性栏目设置。学术期刊发挥引领作用,应围绕重大问题打造重点专栏,组织专题专刊。

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和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以有组织的科研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第一,针对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难点问题,通过主持人制度引领创新。其一,学术期刊可以与某一(些)知名学者在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术前沿和学术热点,进行专题组稿。如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区域与国别研究等问题,聘请著名学者担任主持人。学术期刊,尤其是综合性学术期刊,不可能每一个学科或研究方向都有专职编辑。在倡导编辑学者化的同时,也应请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者深度参与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约稿,以特约主持人的身份主持某一问题的研讨。其二,学术期刊可以针对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等时代课题,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人文、媒体融合、数字服务化等进行议题设置、组织研讨,并请相关专家担任主持人。其三,学术期刊可以针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相关问题,约请知名专家担任主持人,开设相应的专题专栏。如一带一路、乡村振兴、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社会治理等。

第二,学术期刊可以依托主办单位的优势学科、一流学术共同体、丰厚的人文社科资源,组织优质稿源,服务一流学科建设。每一期可以围绕某一学科一个前沿话题组织笔谈,持续推进。在此过程中,学术期刊与学科、学人、学术组织结成同盟,相得益彰,相互成就。很多期刊就是通过与一流学科、一流学术共同体持续合作,服务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构建,在学术界产生了良好和长远的影响。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依托校內外各学术共同体,从2016年起相继开设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等栏目,刊发了一大批知名学者文章,探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问题如何提出、谁来建构、如何构建,以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等问题。依托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开设了“文研讲坛”和“文明:中国与世界”栏目,定期组织不同领域知名学者就某一主题进行思考和写作。从2017年起,每年刊发两个专题文章,现已连续开办16期,涉及传统中国史与全球史 、西学在中国、土地问题与乡村振兴、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中国经验、历史与全球视野中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与基层政府治理等主题。

第三,自己主办学术研讨会,或者利用全国各地举办的学术研讨会,来进行选题策划,遴选稿件。学术期刊要关注学术动态,积极主动利用全国各地举办各种学术会议的机会,组约优质稿件和开设特色栏目。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设的“北京论坛”栏目。该栏目从2004年起开设,每年刊发北京论坛大会中的优秀论文。

学术期刊要定期召开“期刊发展与选题策划”研讨会,做好年度重大问题和专题策划。高品质学术期刊不是被动地反映学术成果,而是要主动“出题”、“答题”、“阅卷”。这里的“题”既包括重大的基础性理论问题,也包括具有现实针对性的重大实践问题。这两类问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基础性理论问题来源于时代的实践,解决基础性理论问题必须具有厚重的学术功底。只有把基础理论问题讲深讲透,不断开拓新领域、提出新概念,才能真正解决实践问题。现在,不少学术期刊定期举办“期刊发展与选题策划会”,邀请作者以及评价机构、二次文献机构、兄弟期刊专家学者,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进行顶层设计,引领学术创新。

第四,利用重要作者承担重大国家课题以及主办单位特有资源选题策划。作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学术期刊要利用重要作者所承担的重大国家课题进行选题策划。如《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利用校內外作者所承担的重大课题,策划了“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栏目,发表了一大批知名学者的文章。还利用主办单位的特有资源,开设专题专栏。如开设“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学术”专栏。学术期刊要精选作者,重点约稿。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社会科学,不管是国內还是国外,一些机构都会定期公布高被引作者榜单。如国內几个评价机构也定期发布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高被引作者榜单。这也为学术期刊重点约稿提供了方便。

第五,适当开展学术争鸣,促进学术繁荣。学术研究需要赞许和认同,这是学术成果发挥作用的重要环节,但平等商榷基础上的学术批评与争鸣,更能促进科学观念的形成,推动学术创新和发展。学术争鸣是学术繁荣发展的主要动力。学术争鸣并非一般的口舌之争,而是要“明是非”、“审治乱”、“明同异”、“察名实”、“处利害”、“决嫌疑”,是关乎探寻真理乃至经纶天下的要务。“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⑥  

此外,学术期刊的引领作用还表现在名编辑在名刊、名栏、名篇打造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名编辑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热点和焦点,在与学者的交互作用中催生了新的选题,催生重大的研究成果,他是自主知识的生产者、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精品力作的打造,离不开名编辑提出选题、审阅稿件、提出修改建议甚至亲自操刀的修改,虽然编辑并没有站到前台而一直只是幕后英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是名编辑和学者共同打造了某一精品力作。编辑史上有很多编辑与学者互相成就的佳话。名编辑发挥的引领学术的作用不容否定和忽视。

图片

 

      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只有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和期刊评价体系,才能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传播到国际社会。因此,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还离不开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国特色期刊评价体系的建构,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术共同体的携手合作。

(一)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扩大期刊传播力、影响力、美誉度

首先,要未雨绸缪,既有效规避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风险,又发挥其正向作用。

当今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內蓬勃兴起,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价值日益凸显,并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社会服务管理等各环节,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传统的科研方式,推动科学研究从过去以假设为驱动的方式逐步向基于大数据进行探索总结的方式转变。“人工智能的发展正在改变科技创新路径,使数据不仅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成为重要的创新要素,为科技创新、科技赶超注入强大动能。”⑦ 这也给学术期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难得的发展机遇。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如ChatGPT带来版权、科研诚信和学术不端的甄别问题。新兴技术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工智能与编辑出版有效结合,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文化的代际传承方式、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也都发生极大的改变,形成新质生产力。学术期刊编辑必须主动接受和利用新技术、新平台、新工具,优化学术期刊的生产(投稿、审稿)、出版、传播、评价的流程和机制,积极转型升级,不断创新发展,重塑自己在学术界、期刊界的地位与价值。

学术期刊虽然是小行业,却是大事业,建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和哲学社会科学信息化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3年12月31日,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要挖掘文化数据价值,贯通各类文化机构数据中心,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鼓励依托市场化机制开发文化大模型。当前,在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要充分利用机遇,争取国家和行业组织的支持,加强顶层设计,把握先机,积极主动与多种性质的知识资源平台(包括国家的公益性数据库与国內外的商业性数据库)合作,特别是重塑与商业数据库的合作关系(从弱势被动地位到平等友好协商);关注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学术期刊可能带来的影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避不利风险,发挥正向功能,做好在学术不端、版权、写作、润色、伦理等方面的应对预案;保护学术期刊和作者的合法权益,从数字化、数据化、计算化、可视化和平台化入手,把期刊与读者、与信息、与知识连接起来,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并促进更强大的知识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

其次,进一步推进媒体融合,构建新型传播体系。

“数字赋能,融合发展”已成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2015年《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聚焦出版领域,将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加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平台。”⑧2022年《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加快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构建数字时代新型出版传播体系。

与国外强大的网络基础设施相比,我国知识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由于缺乏政府或行业主导的大型公共数字出版平台,且受到技术、资金和人员等方面的制约,大多数的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只是充当了內容提供商的角色,通过加入中国知网、超星、维普等商业数据库,借助商业数据库平台,建立模式化的投审稿系统,以单篇文章形式而不是以整刊的形式实现数字化传播。在合作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缺乏话语权和主动权。虽然,一些学术期刊进行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方面的媒体融合尝试,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把纸质期刊的內容“搬”到了互联网上。⑨由于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低,关注度不高,读者较少,传播力、影响力不大。学术期刊要适应数字化发展的时代潮流,逐步探索出适合自身特色的融媒体发展之路,推进期刊的数字化发展。学术期刊的媒体融合,不是简单地把纸质版变成电子版,而是要在纸质版內容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加工整合、优化选择、內容细分、共建共享,如专题化聚合、专业化重组、增强出版、多种数字化增值服务等,进一步拓展媒体融合形式、提升期刊传播的效率、效果。

学术期刊在形式上的转型包括:由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媒体)转向媒体融合,为作者、读者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由单纯的期刊转向构建学术共同体,由被动的来什么稿发什么稿转向有组织的科研,由以往的以学科为主设置栏目到以问题为导向设置专题专栏。在內容上的转型则是:由以往相对简单和客观的编辑发表,转向关注现实,通过主动的选题策划来引领导向、引领方向,转向复杂性的智库、思想库、知识库型;由以往的传播信息转向观察问题、研究对策、生产思想、建言献策和服务社会;由以往的单纯內容生产者角色增加传播者和知识服务者角色;由以往的单纯注重中文传播到创办外文期刊、翻译长摘要、打造对外学术交流平台,实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学术期刊转型的目标是:改变传统媒体和传统期刊编辑的地位和角色,以研究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并通过新媒体的加持赋予传统媒体新的生命力。

(二)深度参与和介入中国特色学术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前的学术评价体系还不够科学合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如注重论文数量,不注重论文质量;只注重影响因子、转载率等量化指标,不太关注学术质量、社会效益、现实问题,不考虑思想的深度和高度;定量有余、定性不足;定性或定量评价还存在主观性过强,不能客观、真实、准确反映期刊水平;评价时效性差,评价数据滞后比较严重,对于新创办期刊、质量提升快的期刊不能适时反映其水平;核心期刊名单固化,难以形成能进能出的评价机制,等等。有必要对现有期刊评价体系进行引导和管理,确保社科期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改变在社科学术期刊评价中过分看重影响因子等评价理工类学术期刊技术指标、总是被评价牵着鼻子走的现象,真正实行同行评议,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术期刊差异,进而推动社科学术期刊质量进一步提升。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中,对高品质学术期刊提出四条衡量标准和根本要求:“高品质的学术期刊就是要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我们认为,评价指标应该是一个有机的体系而不是单一的指标。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导向性(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全面性(定性定量相结合,多元评价,考虑理论价值和社会贡献)、差异性(考虑不同学科、不同类型期刊的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进行分类评价)、动态性(周期性评价,中长期评价,后溯评价)、公正性(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原则。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有利于中国式科研管理体制的健全和完善。这种中国式科研管理体制应发挥“四个有利于”作用:应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优秀成果、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应有利于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改进和多学科协同攻关及新研究领域开辟;应有利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相互协调和共同推进;应有利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推广和社科研究资金筹集。要加快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学术评价标准,避免用别人的尺度来裁量自己。

在分类方面,建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期刊进行更为具体的分类。“核心期刊”的遴选不是评优。以往的遴选,没有考虑每一期刊的个性、特色,没有考虑每一个期刊应该怎样扬长避短、走自己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因而,不能带动学术期刊整体的质量提升。

学术期刊要辩证看待评估和评价机构的等级评定,摒弃片面追求论文转载、影响因子和进入核心期刊行列的办刊动机。深化学术期刊的评价体系改革、优化学术生态。要改进完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以內容质量评价为中心,坚持分类评价和多元评价,避免过强的功利心理。要以平和的心态,把握期刊自身发展规律,选题策划不要总是考虑被引用、被转载,而是要利用学术期刊本身就有的选择和评价功能,引领学术的健康发展。要通过建立大型的数据库和强大的学术共同体,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三)学术期刊要注重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培养

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人。要培养、造就一批编辑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和名编辑,特别是优秀青年编辑。青年是骨干、是中坚、是未来。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生机勃勃的力量,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也是期刊的未来、学术的未来。学术期刊的读者定位、作者定位、人才定位,必须充分考虑青年,做到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首先,要注重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特别是青年编辑人才。“衡量出版人才的标准,可以概括为卓越的策划能力、挖掘优秀作品的能力、提升稿件质量的能力、面向读者或市场制作和传播的能力四个方面。”⑩我们应倡导把“渡人”和“自渡”结合起来,畅通编辑职业发展道路,支持教学科研人员与办刊人员的双向流动,做好编辑人才的配备、管理、使用、培养、交流、晋升等工作。具体举措上,应提高编辑社会地位和待遇;应采取必要的辅助措施和激励机制,把青年学术骨干充实到学术期刊编辑队伍中来,提高青年编辑待遇,实现编研结合,着力把青年编辑培养成集学者、编辑于一身的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满足于“埋头苦干”编稿子的职业编辑。新的技术革命、新的管理方式,特别是ChatGPT,可能会取代相当多的职业,导致一些人技术性失业,但是,很难取代有创新性、有思想性的编辑的工作。青年编辑人才为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未来保障,青年编辑的素质关乎学术期刊的未来。要有针对性地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加强编辑人员的知识更新、业务交流、视野开拓、能力提升。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是行不通的。否则,学术期刊事业将会青黃不接,后继乏人甚至后继无人。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举办第四屆中国高校社科期刊青年编辑业务技能大赛暨“青年编辑的责任与担当”研讨会,正是基于培育青年编辑人才的考虑。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术人才,注重作者队伍的单位、年龄、学科、职称、学历等方面的结构。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职责。学术期刊不仅要重视名人名作,更要善于发现和培育新人新秀,期刊与学者共同成长,助力学术传承。学术期刊特别是高品质学术期刊如何扶持青年才俊,这是当前办刊实践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一些学术期刊设立了“青年学者工作坊”、“青年学者论坛”、“博士生论坛”栏目,《探索与争鸣》设立了“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在“爱圣—华大学报优秀论文奖”中设立了“青年奖”,《东南学术》开设有“中国青年哲学论坛”栏目,等等,都是一些有益的尝试。“人以文传,文以人传”,学术期刊应与学科、学者、学院、学术组织结成同盟、构建学术共同体;应以扶持青年学者为己任,以欣赏和指导的态度、而不是挑剔和求全责备的眼光来对待处于成长期的青年学者。新的学术范式、中国自主体系的建构,都有赖于青年。现在的青年学者就是未来的知识精英,发掘优秀的青年学者是学术期刊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

(四)打造以期刊为中心的系列共同体,在互动之中共赢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有系统思维。应以学术期刊为核心,建构具有凝聚力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共同体中,大家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信息开放、友好交流、互帮互助、相互成就,既分工协作,又互相取长补短,因此,学术共同体是知识生产的伟大生产力。

首先,打造主办单位(学校或研究机构)共同体,把学术期刊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学术期刊与主办单位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学术期刊作为主办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服务于主办单位的整体工作和要求。主办单位要支持学术期刊建设,把办好期刊同单位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结合起来,结合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研究项目进行组稿和选题,真正做到举单位之力、集全国之智来办好期刊。

其次,打造一流学科群共同体,建设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作者队伍,发挥高水平学者在选题策划、组织专栏、组发优质稿件、审稿等环节的积极作用。要尊重作者的授权意愿与自由选择权,依法规范与作者签订好版权许可协议,多措并举服务作者和读者。打造精诚团结、精干高效的编委会、编辑部共同体,培养一流主编和一流编辑。要充分发挥编委会监督、指导、协调、保障作用。不断提高学术期刊的“编辑力”。在生产力系统中,人是第一位的因素,编辑力直接决定学术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再次,打造期刊共同体,期刊之间分工协作,形成比较优势。期刊之间的竞争应该是良性竞争,借鉴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形成各自的特色、风格,避免同质化,避免恶性竞争。

最后,打造管理部门、学术组织、评价机构、二次文献机构、知识资源平台、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等合作共同体。学术期刊要团结各种合作的共同体,充分借力扩大期刊的传播力、影响力和美誉度。

期刊与学人的融合、知识生产与培养人才的融合、科技与人文的融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这是学科演进的方向,也是期刊发展的未来图景。全面推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应以特色为生命,以创新为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人财物的协同发展。这也是包括作者、学术期刊、评价机构、知识资源平台、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等在內的科研工作者共同的事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一项极其艰巨和繁重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各方面力量协同推进。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8页。

②⑧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25页。

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2~4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28~329页。

⑤刘曙光:《辩证看待学术期刊在“三大体系”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

⑥方勇译注:《墨子》,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第386页。

⑦朱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北京:《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4日。

⑨孙艳:《出版深度融合背景下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问题》,北京:《中国编辑》,2023年第10期。

⑩阎晓宏:《衡量出版人才的四种能力》,北京:《现代出版》,2022年第2期。

阅读下一篇

施小琳在四川省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上强调 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四川现代化建设

5月28日,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四川省2024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座谈会在成都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部署,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担当作为、开拓创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省委副书记、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出席并讲话。座谈会上,科技工作者代表魏于全、贺建华、章毅、刘大炜、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