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大学生实习感悟】顾志立:感受非遗文化中的“烈焰重生”

2024-09-11 18:36 罗潇郁

8月23日,随着雅安研学活动的结束,2024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四川)正式落下帷幕。期间,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12名港澳台大学生参加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和研学活动,把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实用技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活动虽已落幕,但青春的故事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无论是三星堆的“一醒惊天下”,还是变脸表演的欢呼;无论是街边线条缠绵的糖画,还是双面蜀绣的光彩……在四川,文化遗产日益连接现代生活,贯通这里的过去和未来。了解四川,非遗文化必不可少。

“很高兴受到四川省科协的邀请,参加了为期两日的研学活动。这次研学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雅安市荥经县的曾氏砂器厂之行。”谈到2024港澳台暑期大学生研学之行,来自中国香港的顾志立对黑砂的记忆格外深刻。

荥经砂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2300余年仍窑火不熄。荥经黑砂,不仅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江苏的“宜兴紫砂”齐名,享有“东有宜兴紫砂,西有荥经黑砂”的美誉。

顾志立(右)听讲解员讲解荥经砂器

感受历史与发展。研学中,在曾庆红砂器馆,同学们在非遗传承人的带领下了解了黑砂制品的历史及发展,知晓了黑砂从早期的实用器具逐渐成为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发展历程。“我们参观了各式各样的黑砂成品,如杯子、茶具、碗具等。通过讲解我得知,尽管一些成品看上去单调,但制作起来并不如表象所展示出的这般简单。例如,外表粗糙内面光滑的容器,烧制过程大有讲究,想要制备出不同颜色也需要很多技巧。”在顾志立看来,荥经砂器结合了传统生活中的朴素实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美学特性也一直在进步。这一想法也在当日最后的晚餐中得到验证。“我在当地的餐厅中,发现用黑砂制成的餐具形式各异,并且造型、质地都显得十分优雅高端,如同一件艺术品被运用到了寻常人家的生活中。”

体验匠心与创新。研学中还安排了动手制作荥经砂器的环节。“亲眼见证了黑砂从原料到成型的过程,老师们的手艺让我深感敬佩,内心也雀跃着想自己动手一试。”顾志立说。“制作过程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黏土揉捏成我心目中的样子,但进行的同时,难度也逐渐加大,我的第一个作品也只得‘土崩瓦解’。”这也让顾志立明白,制作一件成功的作品,需要的不仅仅是想象力,还要经过长时间锻炼的手法与技巧,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相结合。“尽管我的作品没有成功,但这个过程除了特别有趣外,也让我收获良多。”


港澳台大学生体验荥经砂器制作

注视烈火与新生。“印象最深的是观看了完整的烧窑、开炉过程,随着炉盖被掀开,热浪迎面扑来,升腾的火焰里一个个黑砂器具全身通红透亮,又被匠人师傅们迅速钩出还原冷却,在烈火塑造中新生……我似乎可以看到象征着沉淀了数千年的黑砂历史文化在这个时代熊熊燃烧着。”回忆起来,顾志立记忆犹新,“我始终没有举起手机来拍照,因为光是注视着这样盛大的制作过程,已经让我深深地震撼。”

此次荥经之旅,让港澳台大学生“沉浸式”感受了非遗文化和四川特色,加深了他们对川蜀文化的了解,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在非遗黑砂的体验中,我了解了它的历史和发展现状。这次荥经之行非常有意义,我也相信我们国家黑砂文化的未来也能更加热烈。”顾志立说道。

阅读下一篇

【港澳台大学生实习感悟】刘竑均:感受四川产业发展的“科技范儿”

8月23日,随着雅安研学活动的结束,2024年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四川)正式落下帷幕。期间,来自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的12名港澳台大学生参加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实习和研学活动,把在校所学专业知识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实用技能,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活动虽已落幕,但青春的故事仍在继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为什么研学会选择雅安市?”刚看到研学